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135-0574-6649
登陆/注册
游客您好
  • 服务热线

    135-0574-6649
    授众多客户所托,急求购求租各类房源信息
资金违规“入房”难了!开发商资金链变紧
2017-05-02

近期各家银行都在密集接受银监部门的各种检查,在信用风险这一块开发贷是重点。另外,银行理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也查得特别紧。”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是表示。

据了解,银监会近日连续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的文件,并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这其中几乎都将房地产风险列为重点排查领域。

记者要告诉各位看官的是,目前开发贷业务并未停滞,但全面收缩势头相当明确,预计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局面短期难破。根据招商证券的研报,开发商资金链指数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持续收紧,截至今年3月份,资金链指数降至128%,为2015年下半年以来首次跌破红线130%。

具体来看,首先,对于围堵银行资金违规“入房”,监管部门已经酝酿了一系列措施。

“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这是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中的最新表述。而实际上,在实际执行层面,监管部门抓得特别“细”,可谓不放过任何“死角”。

广东、浙江等地银监部门人士对记者透露,近期“三套利”(“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是重点,房地产风险则是重中之重,重点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没有违规为房地产“输血”。包括信贷资金是否借道建筑业或其他行业投向房地产领域;是否通过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或拆分为小额贷款等方式,向房地产领域提供融资等。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去年末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年上半年)》显示,2016年上半年累计有18.99万亿元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其中,投向房地产业的理财资金约2.09万亿元,居第二位,占比13.06%,仅次于占14.21%的土木工程建筑业。银行业内人士坦言,实际进入房地产领域的理财资金规模可能更大。

多位地方银监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作为地方银监部门,对于一些全国性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无法完全‘穿透’,许多资金通过理财、资管产品‘绕来绕去’最终还是进入了房地产领域,今年这将是监管部门全年排查的重点。”

其次,对于排查出来的违规行为,银监部门处罚起来也是毫不手软。4月,华夏银行由于重庆九龙坡支行房地产贷款资金管控不到位被行政处罚;3月青岛银监局对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出一张20万元的“罚单”,罚款理由就是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在此之前的1月,上海银监局对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开出了近478万元的巨额罚单,原因是该行给房地产公司违规融资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

再次,不仅仅是开发贷,银监会近期已明确要求银行将房地产企业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企业债券以及其他形式的房地产融资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定期开展房地产压力测试,对于房地产融资占比高、贷款质量波动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量较大、占比较高的信托公司将会被各级监管机构重点关注。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在日前召开的信托业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信用风险是信托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信托业的实际风险水平可能高于预估,“2016年以来,房地产信托业务、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的风险更为突出,信政合作业务风险缓释不足的问题愈加普遍。”

这意味着房地产“输血”的另一重要管道——房地产信托也将面临围堵。

那么问题来了,监管部门如此“高压”的态势,银行业金融机构机构怎么办?

胳膊当然拧不过大腿,银行大幅收缩房地产开发贷款策略。“我们最近几年对于开发贷的投放都很谨慎,而且审批权限也卡得非常死,地方分行可以批的开发贷额度不高。”农行总行对公业务人士如是表示。

多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目前开发贷审批权限“上交”总行在股份制银行很普遍。而且,在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态势之下,银行对于开发贷的策略也在快速“分化”,个别股份制银行已经大幅收缩房地产贷款业务、甚至停止新的增量业务。

银行业内人士预计,开发贷全面收缩之势暂难逆转。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1.7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0.4%,比2016年占比低4.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54万亿元,同比增长7.4%,比上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截至第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房地产信用敞口约为29.8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2.7%。并称未来央行将继续积极指导金融系统配合做好房地产调控相关工作。而接近央行人士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新增占比将成为央行考核MPA的重要参数之一。